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执行公开>规划计划>发展规划

2022年袁州区工信局推进工业经济发展工作举措

访问量:

关联稿件:

  第一,坚定不移引项目促落地,增强发展后劲

  一是在招商选资上发力。收集沿海产业转移的新线索,围绕生物医药、锂电新能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的上下游开展精准招商;凭借现有的医药产业集群体系、本地锂矿优势以及济民可信、航宇新材、江特电机等龙头企业带动,吸引一批配套企业入驻产业园;积极引导企业加强对外合资合作,为大型企业做配套,主动融入大型企业、下游企业产业链;创新招商模式,推动以商招商、以情招商、资本招商、活动招商、线上+线下招商等方式相结合。加大力度对有意向来袁州区投资的企业进行深入跟踪洽谈,重点对接镓数智能科技的氮化镓单晶衬底产品生产项目、仲愿复合材料科技的锂电池铝塑膜封装材料项目以及丹康医药产业园等,确保项目早日正式签约。

  二是在项目落地上聚力。落实项目落地函告及帮代办制度,形成“六个一”工作模式,即建立一项推进机制,绘制一份落地流程,摸排一批重点项目,制定一部帮扶指南,梳理一张问题清单,完善一套督办体系。争取更多工业用地指标,及时对已做好前期开工建设准备的项目供地;对项目建设内容提早设计,供地后及时报批开工建设;落实“容缺审批+承诺制”,为项目办理开工手续建立绿色通道。大力推进乐士源、宜春玛克汽车、元基机电、天联科技、新豆科技等已签约项目前期各项手续办理,确保项目能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

  三是在项目投产上出力。建立“挂图作战”项目跟踪调度机制,对“五未”项目(签约未开工、开工未竣工、竣工未投产、投产未上规、上规未达标)实施“挂图作战”,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建立项目动态管理机制,将项目纳入项目库动态管理范畴,及时追踪分析纳统进度。积极探索“重点项目、呼应联动”政务服务新模式,各服务单位将项目进展情况和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建立台账,定期召开重大项目调度会议,压实责任分工。加快推进华电福新、锦峰重工等在建项目建设,确保项目尽早达产达标。

  四是在技改项目上用力。进一步加大资金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扩能改造,积极引导和扶持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力度。重点推进银锂新能源年产3万吨碳酸锂生产线技术改造、百神药业的健脾八珍糕智能化生产车间技术改造、航宇新材料年产800万平方米高性能覆铜板生产线设备购置等技改项目建设,督促济民可信中药提取数字化车间技改项目建设及综合口服制剂生产线智能化改造项目投产见效。

  第二,始终不渝育企业扶优强,扩容企业规模

  一是做优领航企业。加快实施培育百亿企业行动,培育出一批主业突出、技术领先、拥有自主品牌、核心竞争力强、在国内外同行业中处于排头兵的企业。支持企业实施并购、重组和品牌整合,重点扶持百神药业、航宇新材、大海龟生命科学、新龙生物等企业上市及增资扩股,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裂变扩张。

  二是做强中小企业。加强企业梯度培育工作,建立成长性企业培育后备库,对年营业收入在1000—2000万元的重点培育企业开展业务培训和指导。培育和扶持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发展为大企业,对成长性不大的中小企业,则引导它们向“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等方向发展。

  三是做精科技企业。通过持续的挖掘和培育,实现更多的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力争新增10家专精特新企业。搭建科技型成长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建立潜在科技型成长企业培育库。制定出台针对性强、易落地、易操作的科技型成长企业专项扶持政策。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加快建立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组织指导企业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建设一批市级以上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推进一批项目开展产学研合作,开发一批省级优秀新产品。

  第三,持之以恒聚特色助升级,打造产业亮点

  生物医药产业以医药工业园为载体,立足济民可信、百神药业等龙头企业的提取技术和经验,进一步扩大提取类药物的生产规模,丰富产品种类。培育和发展以地理标识为代表的中药品牌,着力发展中药饮片、中药制剂、保健饮品等生态中药特色产品。加快推进济民可信综合口服制剂生产线智能化改造项目、百神药业中药配方颗粒智能制造扩产改造项目、医药产业科创园标准厂房建设项目建设进度。

  锂电新能源产业以机电产业基地为平台,依托新坊镇锂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将延链补链作为锂电新能源产业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围绕锂电重点企业的上下游产业链开展精准招商,大力引进锂电池、储能电池、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生产和相关设备制造企业。紧抓锂电产业市场回暖的发展机遇,大力扶持银锂新能源、九鼎动力等重点企业,加快推进银锂新能源、锦朗新能源等锂电项目的建设力度。

  装备制造产业依托智能装备制造省级重点工业产业集群优势,以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绿色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江特电机、莱茵电梯等企业为龙头,做优做强特种电机优势产业,培育一批电气机械及器材、通用设备、电子设备和金属制品等装备制造企业,重点推动特种电机、电梯、机械装备、数控机床、传感器产品迭代升级,推动整机、关键零部件、智能生产线“三路并进”。

  电子信息产业紧抓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遇,推进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化、特色化、融合化发展,大力扶持航宇新材、驰同达、华讯电子等重点企业的发展,打造一批带动能力强的电子信息领域各环节的龙头企业。重点引进一批新型电子材料和元器件、智能终端制造及配套、手机结构件等重大项目。加大力度推进签约项目早日动工强力推进友创新能源等项目落地开工。

  第四,全力以赴搭平台强配套,夯实园区基础

  一要上规模。持续招大引优,力争引进一批投资大、带动力强的主导产业项目。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示范项目,增强园区自身软实力。积极摸索政企研金合作新模式,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建设。深入开展“节地增效”“满园扩园”行动,推进企业集约发展,积极探索盘活清理闲置土地的新思路、新办法,对闲置土地、僵尸厂房实行“有偿收回、调整置换、监督转让、再建改造”等方式,有效盘活土地资源,缓解项目供地困局。

  二要有特色。依托省级重点医药产业集群,充分利用锂矿等矿产资源,整合优势资源、集中优势力量,大力培育生物医药、锂电新能源等特色产业。以全产业链发展为导向,突出济民可信、百神药业、银锂新能源、九鼎动力等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引导特色产业从生产环节向前后链条延伸。突出科技创新、树立品牌特色,加大“金水宝”“百神”“江特”“润心”等特色品牌培育,组织企业积极参加各类宣传推介会,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要能吸引。优化完善招商政策,进一步提升政策吸引力。加快医药产业科创园、医疗器械产业城等重点项目建设,支持济民可信等龙头企业扩产扩能,加强中药材实验基地建设,打造生物医药核心区。完成锂电新能源二期标准厂房等建设,新增标准厂房10万平方米。增强锦源新区辐射能力,完成锦源新区主体建设,打造集生产、研发、居住、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产城融合第三极。加速产城融合发展,进一步完善园区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园区主干道品质提升工程,一体化推进交通工具、供水、电力、信息、通信等公共服务设施为入园企业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优化行政审批服务,提供一站式服务和并联审批办理,以“店小二”精神靠前服务。深化“亩产论英雄”改革,提高资源要素利用效率和亩产效益,建立龙头企业、重点项目要素保障机制,推动资源要素向优质企业集中,提高政策集成效应。

  第五,大刀阔斧压责任优环境,破解工业难点

  一是凝聚思想共识,乐当服务“店小二”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强化服务意识。深入推进重点企业挂点服务制度,主动对接走访企业,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切实抓好区领导及特派员挂点帮扶工作,持续帮助企业解决好项目落地、入企听诉、银企对接、降税减费、招工用工等方面的问题,并在要素上做好保障。积极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切实减轻企业税费、物流、用能等成本费用负担。全力做好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工作,加大清欠工作力度,依法依合同偿还拖欠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账款。加快园区投融资平台建设,整合园区固定资产,多渠道筹备园区建设和发展资金。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容缺审批+承诺制”办理模式,最大限度压缩全流程审批时间。

  二是聚焦发展需求,做好企业“好保姆”全面做好要素保障,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环保、用地、融资、人才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全力保障水、电、气稳定供应。科学优化有序用电预案,统筹做好电力余缺互济。强化土地供应保障,向上争取各类用地指标,推进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用地向节约集约用地转变。稳步推进财园信贷通工作,加强政银企合作。运用各种政策工具,从债券、信贷、股权等方面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引进人才、用好人才、培育人才和留住人才的激励机制。

  三是强化低碳驱动,争当改革“先行者”坚决打赢“双碳”“双控”攻坚战,成立工作专班、实行实体化运作,全面开展存量评估,实时监测、科学调度、定期督查。着力抓好能源“双控”工作,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把能耗指标作为重要资源要素,向优势项目和企业倾斜。加快调整能源结构,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以节能减碳为导向,加快推进淘汰落后产能、过剩产能,推动传统高耗能行业绿色化、低碳化改造,开展清洁生产,发展绿色工厂。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