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决策公开>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

访问量:

关联稿件:

区三届人大三次会议文件(之一)

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1月8日在袁州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袁州区人民政府区长   江胜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各位列席会议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8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我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一年,也是我区历史上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策应三大战役、加速袁州崛起”的总体目标,团结带领全区人民,奋力拼搏,克难攻坚,加压前行,圆满完成了区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预计全年完成生产总值95.78亿元,增长14%;财政收入5.25亿元,增长28.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8亿元,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1亿元,增长23.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50元,增长10.6%;农民人均纯收入4450元,增长13.1%;城镇登记失业率4.3%;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

财政收入跃上新台阶。继2007年突破4亿元,实现三年翻番目标后,2008年跃上5亿元新台阶,达5.25亿元,比上年增收1.15亿元,增长28.1%,其中地方收入完成2.61亿元,增长30.9%。新增新坊、下浦、西村、湖田、彬江、三阳6个乡镇、街道财政收入超千万元,全区财政收入超千万元的乡镇街道达9个。

工业和开放型经济成效明显。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攀升。预计区属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4.1亿元,增长24.8%;主营业务收入41.03亿元,增长32.2%;利税总额4.93亿元,增长10.8%。其中医药产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2.99亿元,增长22.7%,占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重达56%,产业特色进一步凸显。开放型经济取得新成效引进项目55个,其中超亿元大项目10个,引进区外工业资金1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720万美元,出口创汇1500万美元;全区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19个,其中区属工业项目14个;济民药业二期工程、远大生化、温州阀门等重点项目建设按计划推进。发展平台扩容增效。医药工业园被省经贸委批准为省级医药产业基地,新扩征工业用地4500亩,新引进项目7个,新增投产企业5家,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亿元,增长30%,上交税收1.89亿元,增长20.3%;彬江工业用地被省发改委批准为省级特种机电产业基地,新扩征工业用地3000亩,新引进项目3个,有6个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重点乡镇平整工业用地954亩,全区储备工业用地达8000余亩。向上“三争”取得新成效,共争取上级各类无偿资金6.2亿元,增长25.2%。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完成6000亩高产油茶新造和3万亩油茶低改,“润心牌”山茶油获全省绿色食品十强品牌;新建4个蔬菜基地和2个万头养猪场;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3个、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个;粮食生产受灾不减收,总产达37.5万吨,增长4%;植树造林9.3万亩,完成8万亩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规划设计。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完成7座小(一)型水库和33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 4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正在紧张施工;解决3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新建2375个户用型和24处大型沼气池;完成中低产田改造3.6万亩,完成彬江、西村两个国家投资的土地整理项目,实施“造地增粮富民工程”,新增耕地2358亩硬化农村水泥路232公里,新增通水泥路行政村35个,村村通率达90%。新农村试点建设进展顺利。全面完成141个新农村试点建设,“三改”率达100%;新建文化活动场所112个、体育活动场所89个、农家书屋89个,农村面貌得到明显改善。

城镇化进程全面提速。新城建设完成投资2.49亿元,完成了滨河景观大道、规划一路、宜新路、安置小区、市民公园和水电管网等规划设计,初步完成新城5.96平方公里的城市设计,行政中心办公大楼已开工建设。宜阳路、袁山东大道、规划一路三条主干道路基本形成;区政府大院机关顺利搬迁至造纸厂办公;防洪工程完成投资190余万元;新城征地1933亩,拆迁11.23万,拆除违章建筑8200。小城镇建设蓬勃发展。成立了规划委员会和规划咨询委员会,编制完成渥江、寨下等7个乡镇的总体规划;在全省率先成立乡镇规划建设管理所,设立了城建监察中队,解决了集镇建设无机构管理的难题;大部分乡镇启动了样板街建设,其中金瑞、三阳、新坊、寨下等乡镇已初见成效,成为小城镇建设新亮点。城镇化率达到39.5%,提高2个百分点。

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理顺了医药工业园、袁州新城建设、国土资源管理和广电管理等方面的管理体制,增强了发展活力。进一步完善国库集中支付、“乡财区代管”改革,率先在国土分局、文教局开展了部门预算改革试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成效明显,实现国有资产经营收入2000万元,为袁州新城和医药工业园建设融资1.94亿元。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启动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民爆物资管理,加强了矿业税收征管。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组建了林业产权交易中心。基层兽医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全面推行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改革,提高了办事效率。

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文化教育巩固提高。投资1100余万元用于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及配套设施建设,启动二小、六小等城区学校扩建工程;争取省财政化解九年义务教育债务转移支付5000多万元;文化“三下乡”活动扎实有效,社区文化进一步活跃,圆满完成月亮文化节各项活动任务;《袁州区志》编纂工作全面启动;广播电视事业取得新突破,设立了可以自办节目、自主经营的广播电视站(台)。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完成了市二医院和中医院两所县级医院、4所中心卫生院和61个村卫生所达标建设。进一步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全区未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落实四项手术14824例,查处10名党员干部职工和10例社会公众人物违法生育行为,打击“两非”案件12例、“三非”案件30例;计划生育率达80.2%。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全面完成了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

和谐社会建设全面推进。民生工程成效显著。全面完成71项民生工程指标,发放民生工程资金2.92 亿元。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五大保险参保对象达24.9万人次,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缴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获省劳动保障厅通报表扬;完成城镇职业培训8232人,新增城镇就业11502人;发放小额贷款3105万元;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和补助贫困学生生活费总额达1800余万元;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65.08万人,统筹新农合资金5945万元;农村五保供养对象7051人,发放资金1337万元;城乡低保对象51191人,发放低保金7106万元;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36511人;发放库区移民直补资金832万元、项目扶持资金868万元;深入推进了中心城区“五个一”便民工程建设。社会呈现和谐稳定局面。安全生产保持平稳态势,没有发生重特大伤亡事故;扎实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和机关干部大下访活动,实现了赴省、赴京集体访“双零”目标;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大刑事犯罪打击力度,刑事案件发案率下降16.4%;应急管理和宗教事务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非法传销活动得到有效遏制;扎实推进了“五五”普法和青少年思想道德法制教育,确保了奥运会、残奥会、十七届三中全会等重要敏感时期的社会安全稳定。

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建立健全政府常年法律顾问工作制度,不断加强政府法制工作,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强招投标管理,成立招投标交易中心;任中经济责任审计步入制度化,政府投资项目实行跟踪审计;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和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开通电子政务网,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加强与工商联及各群众团体的联系;共办理36件人大代表建议和97件政协委员提案,办结率100%。

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所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已全面完成或基本完成。为切实落实区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区政府办坚持每月一调度,每季一督查,并将督查结果在全区通报。经梳理,《政府工作报告》中共确定50项工作任务,有46项已全面完成,有4项因客观原因未按期完成。其中行政办公大楼基本封顶和新城核心区土地平整工作因国家宏观政策趋紧的影响,项目的各项报批工作受阻,以及房地产持续低迷的影响,导致建设资金短缺,直接影响工程建设进度;“1215”大项目招商计划由于受国家实施紧缩货币政策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投资意愿下降,直接导致招商引资工作受阻;高产油茶林示范基地建设整地已全部完成,由于高效优质油茶苗供应不足,导致目前仅完成6000亩,与目标任务相差4000亩,待苗木到位后可立即完成。

此外,武装、统计、电力、物价、技术监督、农机、扶贫、档案、外事侨务、气象、妇女儿童、老龄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的一年,全区上下万众一心,排难而进,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战胜了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50年一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克服了金融危机等不利影响,夺取了抗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和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区人大、政协及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监督支持的结果,是驻区单位和各界人士关心帮助的结果,更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真抓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所有参与、支持、关心袁州发展的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驻区部队、武警官兵、公安民警、中央和省市驻区单位、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广大客商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2008年的工作,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更加坚定了我们实现赶超发展的信心。但也应清醒地看到,在前进道路上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已经发生急剧变化,全球性金融危机带来的重大影响和挑战难以预料;二是自身发展基础还很薄弱,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发展水平不高,发展后劲不足等等。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克服和解决。

危机并不可惧,困难并不可怕。危机和困难能激发我们百折不挠、不甘人后的志气,能激发我们迎难而上、勇往直前的锐气。越是在危机和困难面前,我们越要有清醒的头脑,发展的眼光,正确的判断,果断的决策。从国家宏观政策来看,一是有政策强势启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以及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国际环境不利影响下,党中央、国务院力挽狂澜,营造了有利于发展的国内环境。二是有项目强劲拉动,国家果断推出扩大内需“十项措施”,拿出4万亿资金用于项目建设,为我区争资立项,促进大投入、大建设创造了重大机遇。三是有产业转移强力推动,金融危机和经济波动势必推动区域产业分工调整和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为我区发挥区位优势和低成本优势,广泛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机遇。从市委、市政府支持来看,市区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市委、市政府和市直部门支持袁州区发展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做大袁州区就是做大市本级,支持袁州区就是支持市本级”的理念已形成共识,市区一体化发展格局已经形成。从自身条件来看,我们有改革开放30年打下的良好基础,同时,袁州区地处中心城区,又拥有丰富的资源,尤其是医药、机电、建材和化工等产业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和特色,具有很强的市场前景和竞争力,将为我区财政增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思发展、谋发展、抓发展的大气候已经形成,众志成城、共渡难关、奋发有为的大合力已经凝聚。这些都充分表明,我区实现赶超发展有机遇、有条件、有基础,只要我们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就一定能够实现袁州区的赶超式发展。

二、2009年工作安排

2009年,是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之年,也是实现袁州赶超发展的机遇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省、市工作部署,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坚持向“第一梯队”跨越不动摇,坚持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不动摇,着力推进平台建设、项目建设、环境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着力打造一流的发展环境和锻造务实的干部队伍,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实现全区经济社会赶超发展,努力构建和谐小康袁州。

奋斗目标:生产总值110.4亿元,增长13%;财政收入6.57亿元,增长25%;区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1亿元,增长3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1.12亿元,增长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52亿元,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06元,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4806元,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4.1%;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

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引进大项目,以项目建设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增强经济发展新活力

全力引进一批大项目。突出招商重点。充分发挥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在壮大主导产业、培植新兴产业、发展城区服务业上,着力引进一批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整合招商队伍。进一步完善东莞、苏州、台州、温州招商联络处,优化窗口招商功能。创新招商方式。进一步强化小分队招商、驻点招商,精心组织会展招商、产业招商,大力开展以商招商、以亲招商、以情招商,增强招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完善招商考核机制。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每月至少一人有一星期在外招商,对招商引资进展情况进行每月一调度,促进招商任务的完成,力争引进固定资产投资1亿元以上的项目不少于10个。

积极争取一批中央扩大内需的项目。一是精心策划一批项目。抓住扩大内需“十项措施”的历史性机遇,把握中央政策的重点投向,策划包装一批与国家政策对路的项目,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二是积极跟进一批项目。密切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联系,对已报项目勤跑紧跟,对已答复项目积极跟进,紧盯不放,确保落实到位。三是加快推进一批项目。对已批准的项目,抓紧开工建设,严把质量关,确保顺利通过检查验收,树立良好的形象。四是建立健全向上争资运作机制。建立向上争项目前期可研基金,进一步完善向上“三争”奖励制度,推行“一把手”负责制,建立区、乡、部门联动机制。力争争取中央和省的资金份额占全省的1.5%以上。

加快工业平台建设落户一批项目。全力实施“1368”工程,即到2011年,打造1个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医药园,1个销售收入达36亿元的机电园,园区实现税收突破8亿元,着力打造“一城二园二轴”发展格局。加快医药产业基地建设。采取“BT”方式力争完成新征工业用地主干道工程,新平整土地1500亩,新引进企业不少于15家,实现工业增加值13.1亿元,增长32.3%,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亿元,增长33.3%,上交税收2.2亿元,增长15.8%。加快特种机电产业基地建设。采取“BT”方式力争完成滨河路和南北主干道二期工程,新平整土地1000亩,新引进企业12家,新增投产企业5个。全力支持320国道及三水线“二轴”工业走廊建设。加强西村新型建材产业基地建设,加快申报省级新型建材产业基地步伐,力争新引进企业5家;加快洪塘家俱产业基地、寨下化工产业基地及新坊钽铌产业基地建设步伐,不断扩大三阳小型企业创业基地规模,力争重点工业乡镇新增工业用地1000亩以上,新引进工业项目25个。全力将袁州新城打造成服务业和总部经济发展的福地。

(二)突出培育支柱产业,以产业建设促进工业提速增效,实现工业强区新突破

扶优扶强支柱产业。围绕发展壮大钽铌、医药、特种机电、新型建材等产业,重点支持济民药业二期、江特低压大功率变频电机自动化制造项目、明月钛业轧钛板项目、金特建材二期等一批技扩改项目加快建设;着力抓好温州阀门、远大生化、梵福民生物、奥斯特电气、九鼎科技、超强板业等一批在建项目竣工投产;大力扶持远大生物、明月山天然食品、东荣医药等一批新投产企业达产达标;积极帮助霏欧凰家俱申报国家驰名商标,打造家俱产业中的龙头企业。

积极推进企业上市。支持远大生物整合资源组建企业集团,尽快进入上市辅导期;支持百神药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加快资产重组,成立股份有限公司,争取早日上市;大力支持金特建材规划好上市步骤,加速整合集团内部资源,尽快组建股份有限公司,将总部落户袁州。

大力发展矿业经济。继续整顿矿产资源开采秩序,积极稳妥推进资源规模化开发和合理布局,深化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和矿业权市场建设。全力扶持宜春钽铌矿新上4500吨扩能改造项目,力争7月1日正式投产;加大钽铌资源综合利用研发力度,逐步引进钽铌、锂等深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加快发展光伏产业,争取培育1—2家硅资源开发的高科技企业。大力支持寨下重质碳酸钙、柏木白云石等加工产业不断做大做强。

努力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加快企业融资担保平台建设。积极帮助企业利用省财政担保中心进行融资,缓解资金瓶颈的制约。支持企业加大技改力度。鼓励企业积极申报技改项目,努力为企业争取技改资金。帮助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鼓励企业建立职工轮训机制,提高工人劳动技能;大力支持企业加强内部管理,节约企业经营成本;督促企业节能减排,降低产品能耗。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继续完善“一对一”企业帮扶机制和重点项目领导挂点服务制度,巩固完善“两集中、两到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果,严格执行优化发展环境“一把手”负责制,营造企业发展宽松环境。

(三)突出发展现代农业,以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开创新农村建设新局面

深化农村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流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健全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加强土地承包流转管理与服务,切实做到土地流转公开化、透明化。继续推进乡镇机构改革,不断完善“村财乡(镇)代管”制度。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创新,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扩大农民小额贷款受益面。深化林权抵押、森林火灾保险等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积极组建林业“三防”协会和林业经济合作组织。加快基层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基层动物防疫检疫体系。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加大农业招商力度,重点抓好粮食、油茶、蔬菜、生猪、苎麻、中药材等产业发展,力争建设一批优质农产品基地,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稳定粮食产业。实施粮食优质工程,优化粮食生产布局,提高粮食产量,创建粮食高产示范县(区)。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培育600万株油茶无性系嫁接苗,新建400亩油茶无性系良种采穗圃和4万亩高产油茶林,抓好1.9万亩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油茶生产示范县(区)项目基地建设;大力支持青龙高科、洪塘元博实业、新田茂龙公司、南昌正邦集团等企业建设高产油茶产业基地。大力发展蔬菜产业。以西村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园为龙头,新增3000亩商品蔬菜基地。大力发展生猪产业。建成20个生态牧业小区,新增2个年出栏生猪5万头以上的大型养猪场。大力发展苎麻产业。努力培植苎麻龙头企业,促进苎麻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依托袁州医药产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力争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2万亩。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基础设施改造工程,编制好全区中小河流重点治理规划和农田灌溉工程规划,启动投资3.98亿元的袁北灌区工程建设,完成沙江、里睦、酌江、石溪等四座中型水库和鱼龙、南源等六座重点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全力配合抓好宜春明月山机场建设。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实施农村沼气工程,新建2000个户用型和10处大型沼气池。实施“造地增粮富民工程”,力争新增耕地500亩。实施村村通工程,稳步推进农村改渡建桥工作,确保硬化农村公路240公里以上,村村通率达97.7%;采取“BT”方式开工建设投资2.3亿元的清萍公路拓宽工程。

着力抓好新农村试点建设。完善新农村建设长效管理机制和筹资机制,全力推进138个新农村试点建设,突出抓好“和谐小康家园创建”示范工程和6个重点试点村建设,确保改水、改厕、改路率达100%。完善农村社区功能,积极搞好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和体育活动场所建设。加强培育“一村一品”和“一乡一业”,引导农民发展劳务经济、农家乐经济、农业产业经济等,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四)突出袁州新城建设,以新城建设促进城镇化进程,拓展城市发展新格局

加快推进袁州新城建设。高起点、高标准完成袁州新城城市设计。加快行政中心办公大楼、交通路网、安置小区建设进度,争取完成滨河景观大道建设,全面完成宜阳路、袁山东大道、规划一路路面建设及绿化、亮化等辅助工程和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加大招商力度,重点引进五星级酒店、三甲医院、学校及商贸广场等项目,不断聚集人气、做旺商气。大力盘活闲置国有资产,规划好出让土地,不断搞活土地市场,着力解决新城建设资金瓶颈。

大力发展城区服务业。制定发展城区服务业的优惠政策。继续大力发展“楼宇经济”,着力引进大型超市、品牌专营、连锁加盟等新型服务业;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业,提升城区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传统服务业品位;加快发展商贸流通业,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为契机,加快城区各类批发市场、综合商场及商业网点建设,健全商贸流通体系;大力发展以农产品加工贸易为主的中小企业,搞活城乡贸易经济;依托交通、区位、资源等优势,搞好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积极引进大型物流企业集团,加快开发物流业市场,力争打造赣西物流中心。

深入推进“五个一”便民工程建设。积极主动策应市委、市政府“13579”绿色工程和中心城区人口五年倍增计划,在中心城区新建7个劳动保障工作平台、6个社区工作服务平台、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新建和改造2个农贸市场;优化调整城区现有部分教学网点布局;继续做好“城中村”危旧房和背街小巷道路改造,妥善解决群众安居问题。积极配合做好宜居城市、生态城市等各项创建工作。

加快中心镇建设步伐。按照“一核三轴五组团”的城市发展布局,重点完成彬江、三阳、天台、慈化、渥江、湖田、西村的城镇总体规划修编;加大财政投入,搞好集镇道路、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以及绿化、环卫等配套设施,继续加快样板街建设。着重抓好西村、三阳的城镇综合改造,加快新坊、寨下、渥江、新田、湖田、芦村撤乡建镇步伐,完成西村迎宾路、三阳沿河路、洪塘洪泉大道、金瑞金西大道、新坊银岭大道的改造。高度垄断集镇土地一级市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完善土地市场机制和土地收储机制,提高土地经营水平。

(五)突出增压挖潜,以乡镇街道的发展促进区本级不断壮大,实现财政收入新飞跃

加快发展乡镇街道经济。按照“做强区本级,壮大乡镇街”的战略,继续坚持增压挖潜的发展思路,以项目建设和财源建设为重点,通过多予、少取、简政、放权、让利等手段,深入实施财税激励政策,继续对乡镇街道工业发展平台建设和财政收入上台阶实行奖励扶持,进一步激发乡镇街道发展活力;继续实施“飞地”发展战略,力争每个乡镇街道有一个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落户医药产业基地和特种机电产业基地;重点支持乡镇街道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矿业经济、楼宇经济和货运产业,不断壮大乡镇街道经济实力。

加大税收征管力度。进一步加强部门协调,落实责任,重点规范煤矿、砖瓦窑、房屋出租税的征收,实行“源头控税”,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发生,加强民爆物资的统一管理,强化非煤矿山税收的征管,确保应收尽收。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优先保障工资及津补贴的正常发放、机关正常运转和突发应急支出;足额安排好社会保障、救灾救济等民生工程专项资金;增加财政对文教、卫生、环保、科技和“三农”工作的投入;进一步推行部门预算改革,规范财政支出管理;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全力支持工业园区和袁州新城建设,增强发展后劲。

(六)突出保护资源,以生态保护促进宜居城市建设,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新进步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工作机制,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第一审批制度;继续保持打击非法排污企业的高压态势,坚决取缔或关闭高耗能、高污染以及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工业企业。大力治理重点流域和区域的污染,切实抓好饮用水源的保护,力争袁河水质达到国家II类标准。广泛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严格控制人为水土流失。加快推进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全面清理闲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农村村民建房管理和地质灾害防治,继续加大中心城规划控制区非法买卖土地、非法占用林地和违规违法建房清查处理力度。

加快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按照生态、经济、景观、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完善造林绿化规划设计,健全推进机制,扩大造林主体,明晰林木产权,放活林木采伐经营,加大财政、信贷、社会等资金投入,完善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突出抓好“五线二片十重点”的绿化工作,确保完成9.74万亩造林绿化“一大四小”任务,森林覆盖率达63%

加快发展生态旅游。加快以慈化寺、观音阁、天龙寺为主的禅宗文化景点开发;大力支持飞剑潭国家水利风景区整体开发建设;宣传推介酌江风景区国家2A级旅游品牌,扶持景区改扩建项目;积极扶持南庙、湖田、西村等城郊乡镇发展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园,打造一批乡村生态旅游亮点;主动对接明月山旅游升温战,积极融入全市旅游精品线路。

全面实施城乡垃圾处理工程。按照“推动城市管理向农村延伸、城市文明向农村拓展”的要求,根据村庄区位、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合理规划乡村生活垃圾处理项目布局和规模,编制城乡环境卫生规划。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环卫硬件设施建设,全面建立和充实保洁员队伍,抓好生活垃圾源头控制,规范运输管理,建立健全城乡垃圾处理长效机制,逐步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七)突出改善民生,以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创建和谐小康新袁州

全力实施民生工程。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启动袁州医药工业实训中心建设,切实抓好“零就业”家庭、“4050”人员、残疾人等困难群体的就业帮扶工作,培训城镇职工6500人,力争新增城镇就业9000人以上。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力争实现扩面26.5万人次;切实做好低保和大病医疗、弱势群众救助等工作;全面落实税费减免、社保补助、粮食直补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全面完成民政福利中心一期工程,加快推进农村困难群体危房改造和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农村敬老院建设和管理。加强移民后扶项目实施,配合做好四方井水库移民工作。以产业化扶贫为切入点,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大力维修改造农村中小学校舍,完成城区二小、六小、七中等学校教学楼扩建工程,着力缓解大班额问题,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大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积极对接人力资源市场;积极推进农村文化站、文化室等文化阵地建设。完成一批医疗机构达标建设,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增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深入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确保新农合参合率达90%以上,社区公共卫生“一卡通”服务达30万人次以上。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抓好农民健身工程建设。加快发展广播电视事业。推行计生专职人员垂直管理,加强计生队伍建设;整治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进一步完善利益导向机制;规范城镇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在城区建立10个流动人口信息平台。

努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断强化安全生产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深入开展煤矿、花炮、非煤矿山、火灾隐患等安全专项整治,认真做好煤矿安全等级评定和花炮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严厉打击非法生产,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平稳态势。高度重视信访工作,继续推行领导干部大接访、机关干部大下访和领导包案处理信访问题机制,不断完善群众利益诉求机制和矛盾调处机制。健全突发事件的预警应急机制,增强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能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和综治基层基础建设,不断提升综治维稳工作水平;切实加大刑事犯罪打击力度,加强宗教事务管理,严厉打击法轮功、东方闪电等邪教组织和非法传销活动。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加大依法治区创建活动工作力度,切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法制教育,继续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树立政府工作新形象

进一步解放思想。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把解放思想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道工序,建立健全干部到发达地区跟班学习制度,进行思想大洗礼,吸纳先进思想和发展理念,敢于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思维定势和陈规陋习,激发赶超发展的智慧和活力,扩大开放的力度和深度,以超常的胆识抢抓机遇,以超常的胆魄扩大开放,以超常的速度谋求发展。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全面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从市场、法治、责任、服务四个方面准确把握好政府的定位,切实履行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项职能。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理顺部门职能分工;增强行政部门的服务意识,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坚决落实限时办结制,提高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

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依法公开关系民生和公共服务等政务信息,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加强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工作,发挥常年法律顾问的参谋作用。

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严格执行“六条禁令”和“八个不准”的规定;改进文风会风,精简会议和文件;深入基层和群众,加强调查研究,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大兴科学决策之风,坚持科学民主决策,进一步完善政策决策机制,重大问题的决策广泛征求意见,做到决策科学、准确。大兴督查落实之风,对部署的各项工作,一抓到底,确保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

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筑牢教育、制度、监督三道防线,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加强审计监督,严格政府投资项目的最高限价审核、隐蔽工程变更签证、决算终审制度、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强化权力监督。加强招投标交易中心建设,规范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工程建设等招投标行为,完善交易程序,严格规范操作;加强政府采购管理,扩大政府采购范围,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建立健全民主评议政风行风长效机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各位代表,2009年是充满希望和挑战的一年,是在新的起点上开启改革开放新征程的一年。新的目标催人奋进,新的事业任重道远。让我们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区人民,以更新的理念,更硬的举措,更实的作风,迎难而上,奋发进取,创造性地做好各项工作,为实现袁州赶超发展而努力奋斗!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