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决策公开>政府工作报告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

访问量:

关联稿件:


201822日在袁州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宜春市袁州区人民政府区长  李晓楚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7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是全区上下凝心聚力、奋勇争先、攻坚克难的一年,是全区发展爬坡过坎、综合实力全面增长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争先进位,负重赶超,干成了一批振奋人心的大事难事,取得了一批可圈可点的成果荣誉,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5.1亿元,增长9.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4.18亿元,增长11.6%;完成财政总收入31.64亿元,增长10.5%,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64亿元,增长3.6%;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39.6亿元,增长15.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6%;利用外资6350万美元,外贸出口2.3亿美元,分别增长10%、15%;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3217元和13425元,增长8.4%、8.9%。

——擎赶超之旗,多项工作居全市首位强攻工业,全年新引进工业项目80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工业用电量等重要指标增幅保持全市前列;聚力招商,新签约项目133个、金额484.66亿元,分别增长10%、177%,增量和增幅均列全市第一;提升收入质量,税收占比增长4个百分点达86%,增幅全市第一;决战违建,共拆除违法建筑109.9万平方米,其中,中心城区拆除76.9万平方米,拆除面积全市第一;攻坚棚改,仅半年,签约172万平方米、15813套,拆除77万平方米,远超历年棚改总和、全市其他县(市)总和;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情况现场巡察考核全市第一。

——立领先之态,多项做法排省市前列。全国首届“新动能、新材料、新趋势”技术精英论坛、全省化肥零增长工作现场推进会、全省孤残儿童康复训练工作现场观摩会、全市开放型经济工作调度推进会、全市秀美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等多项会议在我区举办;“一谷一城一港”壮大中医药产业集群的典型做法在全省通报表扬;在全省首推棚改“房票”(1)安置、煤炭去产能“分级争先”等经验做法,创新远程医疗的“互联网+医疗”模式、实施农村教学点教师“八个一”(2)关爱工程、组建全国首家县级乡村旅游智库、开设“宜游天下”智慧旅游网络平台等创新举措走在了省市前列;“春耕大典”等乡村旅游节庆活动先后被中央、省电视台等媒体报道。

——鼓争先之劲,多张名片均彰显殊荣。获批“绿色低碳示范区”,为全省首批6个示范县之一;入围“2017百佳深呼吸小城”,为全省5个上榜县之一;入选“2017中国候鸟旅居小城”,为全省16个上榜县之一。机电产业基地被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分别授予“中国(宜春)锂电新能源产业园”、“中国锂电新能源产业园”两块国字招牌。成功注册袁州茶油中国地理标志商标。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突出项目引领,产业发展提质增效。我们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产业发展,提升综合实力的突破口。全年新签约项目133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5个、10亿元以上项目16个,分别增长35%、167%。工业园区新开工重大项目53个、竣工43个,分别增长112%、80%。其中投资50亿元的宜联科技产业园、投资10亿元的九鼎动力新能源等3个重大项目实现年内签约并投产。项目建设助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从13.5:36.2:50.3调整为12.4:37:50.6。工业快速崛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39家,增长77.3%;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8.78亿元,增长17.6%。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2亿元,增长25.7%;锂电新能源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亿元,增长35%。服务业持续繁荣。新增第三产业规上企业79家,位居全市前列。金融行业快速发展,中信建投证券、长江证券、鼎和保险等5家金融机构在我区设立分支机构,年末农商行各项存款余额达157.1亿元,增长18%;各项贷款余额达108.94亿元,增长15.1%。旅游持续升温。袁州園、新康府庄园获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区乡村旅游接待游客突破2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2.1亿元。袁州电商基地入驻企业76家,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90亿元,增长40%。赣西农产品市场交易额超80亿元,全省第二。农业规模化进程加快。粮食总产达47.73万吨,实现“十四”连丰。新增高产油茶2万亩、花卉苗木6140亩、富硒农产品基地1万亩,5万亩脐橙产业等10个5000万以上的农业项目成功落户。加快产业平台建设。工业园区平整土地4000余亩,投资2.16亿元修建16.5公里道路。强化项目服务。大力优化发展环境、化解企业融资、用工等方面难题,牵头与市财投共同设立全市首个1.15亿元锂电产业发展引导基金,通过“财园信贷通”(3)、“财政惠农信贷通”(4)为288家企业放贷6.7亿元,免费为工业园区定向培训3200余人。

(二)提升城乡品质,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我们始终把优化宜居环境作为统筹推进城乡发展的出发点。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中心城区城市功能三年提升计划,共涉及项目53个,总投资202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66.85亿元。构建完善交通网络。G220绕城改建工程全线开工,基本实现全区25户以上自然村通水泥路,共铺设水泥路面1200公里。加快新农村建设。投资2.36亿元,新建510个新农村点,成功改水2.34万户、改厕2.22万户,拆除破旧房40.5万平方米,新建农村综合公共服务平台22个,文体活动场所210个。重拳整治城乡环境。推进高铁和环城西路沿线景观化,完成房屋立面改造96.8万平方米,“平改坡(5)21.9万平方米。深入开展“四尘三烟二气”(6)整治行动,淘汰每小时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61个,取缔烧烤摊点60处,清除砂石堆场13家,关停并拆除环城西路沿线34家违规石材加工点。全面整治宜春建材市场,清理搬迁各类石材加工厂49家,整顿违规占道经营户311户,着力打造“展厅式”购物环境。深入推进生态改善,共造林4.5万亩,创建省级乡村风景林建设示范点2个、区级224个。加快新坊环境综合整治步伐,完成复绿样板工程650亩、截污工程5座。深入推进“清河行动”(7),建立了区级水污染在线监测平台,对全区35家重点涉水企业实现实时监控,全区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清退猪场296家、生猪11.49万头。

(三)勇于改革创新,内生动力持续增强。我们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释放发展活力的着力点。改革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推进了投融资体制改革,组建了区国投集团,构建了“1+7+N(8)的国有资本多层次投融资和“造血”体系。组建村镇规划所和城管中队,搭建农民建房网上联并审批系统平台,理顺了农民建房监管机制。建立“僵尸企业”(9)退出机制,清退工业园区相关企业8家。稳步推进融媒体改革,组建区融媒体中心,打造了“掌上袁州”APP“五证合一”(10)、“一照一码”(11)等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开,市场准入门槛进一步放宽,新发展各类企业2143家、个体工商户7150户,注册资本151.6亿元。积极推进社会民生领域改革。大力开展医联体建设,着手组建辐射全区的医学影像中心。稳步推进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实现所有药品零差价销售,医疗服务各项收费更趋合理。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推进教师职称评聘向乡村倾斜,全区1061名教师不受岗位职数限制评聘中高级职称,其中农村教师多达738名。稳步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建设,建成三阳、金瑞、寨下等14所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学前毛入园率达90%,全市名列前茅。实现义务教育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化、常态化,全区399名教育工作者参与轮岗,缩小了城乡、校际之间的师资差距。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全区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较历年总量增长62.5%。新增省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5家、省级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2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共申报专利1264件,列全省第5;授权专利617件,居全省第8。

(四)强化民生保障,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我们始终把实现普惠共享作为推进民生改善的立足点。坚持新增财力向民生倾斜,民生领域支出达42.33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78.4%。全力奋战脱贫攻坚。在全市率先开展“五千干部下基层、结对帮扶再攻坚”、“宣讲十九大精神、百日行动再攻坚”等主题实践活动,深入推进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有效提升脱贫质量,实现5211名贫困人口脱贫,8个省级、3个市级贫困村摘帽。增强社会保障能力。全面推进棚户区改造,中心城区完成签约15813套,惠及群众64248人。袁州新城建成安置房7950套。全面改造农村危旧房,竣工830户。发放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优抚、救灾救济、残疾人“两项补贴”(12)等资金2.4亿元,惠及73.3万人次。荣获全市社会救助工作先进县(市、区)。基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五大社会保险扩面2.6万余人,基本实现全民参保。启动并完成了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8915人。稳定和扩大就业,新增城镇就业10889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3500人,发放创业贷款2.08亿元。积极发展文教卫生事业。投入2亿元,新建、改造中小学256所,升级教育信息化设施装备,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评估认定。建成中医馆27个、标准化村级卫生计生服务室100所,6所卫生院荣获“全国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称号,出色完成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评审验收,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新改扩建122所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开展“送戏送演送电影”下乡活动5069场,新建新坊农民版画培训基地等10处文化活动基地。《普庵咒佛教音乐》、《慈化庙会》分别入选省、市级第五批非遗名录。荣获全市第五届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金牌总数第二。提升养老保障水平。新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个、改扩建农村敬老院8所。强化社会治理。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深入排查化解社会矛盾,持续加强重点行业领域生产安全监管和城乡食品安全监管,有效防控森林火灾,荣获“全省春季森林防火平安县”称号,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显著增强。

(五)注重自身建设,效能水平明显提高。我们始终把强化执政能力作为政府提高履职水平的切入点。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结人大代表建议47件、政协委员提案202件。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全面公布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权责清单,推进政务公开。对建制以来的政府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废止539,修改63,保留254件,确保政令畅通。深入推进“放管服”(13)改革。开展“一次办好”服务,办理行政审批服务事项21496 件,办结率达到100%,办结时限较法定时限压缩66.7%。深入推进节约型政府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节约政府采购资金2805万元,核减政府投资项目资金8814万元,降低了行政运行成本。

此外,人民武装、应急管理、物价、消防、农机、档案、史志、统计、台办、外事侨务、工会、机关事务管理、民族宗教、电力、气象、防震减灾、青少年发展、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步。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压力前所未有,挑战非同寻常,成绩来之不易。袁州取得的每一项进步、每一个变化,都凝聚着市委、市政府的深切关怀和市直各部门的巨大支持,都是全区党员干部群众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奋斗、共同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袁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袁州发展振兴的国内外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仍然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特别是:经济总量仍然偏小,人均占比较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亟待化解,财政平衡压力仍然较大;工业经济依然不强,产业集群层次不高;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偏弱,城乡发展不够平衡;公共服务、环境保护、安全稳定等领域还存在一些短板,离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少数单位工作效率不高、执行力不够、操作力不强,等等。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8年工作任务

2018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更是扎实推进中心城区“三中心一基地”(14)设的攻坚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必须深入研究新情况,主动适应新要求,不断寻求新突破,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更高、结构更优、后劲更足、效益更好。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据中央、省、市和区委的决策部署,以“争先进位、提前翻番、同步小康”的总目标统领指导各项工作,紧紧围绕“工业提升年、城乡整治年、特色打造年、作风加强年”的主题主线,致力“领跑袁上万、追赶丰樟高”,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兴区、工业强区”战略,主动融入和服务“三中心一基地”建设,大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全面增强中心城区的集聚力和辐射力,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优生态、防风险各项工作,奋力开创富裕文明秀美新袁州建设的新局面。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3%;财政总收入增长11%,其中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4%;实际利用外资增长9.5%;外贸出口增长3.5%;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和9.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以内;节能减排完成省市下达的计划任务。

新的一年,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稳中快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产业是经济体系的基础和内核,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促进我区经济发展从量变到质变转化的关键所在。

壮大实体经济。重点培育和壮大生物医药、锂电新能源和智能装备制造业等主导产业。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升级。重点引进医药产业上下游产品、配套企业,以及医药中介检测平台入驻,加速形成集聚效应,深入推进医药工业园区一谷一城一港(15)建设,力争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00亿元。推动锂电新能源产业升级。重点引进和发展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正负极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技术和项目,力争主营业务收入突破80亿元。推动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升级。重点发展3D打印、工业机器人高端智能装备等项目,全力培育以宜联科技为中心的激光智能打印产业集群、江特电机为中心的特种电机产业集群,提升全区机械装备制造整体水平,力争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亿元。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全力帮扶航宇新材等3家企业转主板上市。培育九鼎动力、宝江锂业、金地锂业等一批项目投产入规,确保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家以上,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00亿元、利润15亿元,分别增长18.3%27.8%。鼓励企业培育著名商标,力争新增国家驰名商标1个、省著名商标4个。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构建“新城为引领,街道提品质,乡镇出亮点”的服务业发展格局,重点发展电子商务、金融、现代物流和科技服务业,力争新增第三产业规上企业50家,服务业增加值达155亿元。推进旅游服务业发展,积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新增国家3A级景区两个以上,力争新增5A级乡村旅游点一个、4A级乡村旅游点两个以上,开展田园综合体试点工作,培育10个全域旅游示范村。

培育新业态、新经济。紧抓市委、市政府打造“赣西片区大数据产业和智慧城市建设示范区”的战略契机,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完善我区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覆盖城乡、服务便捷、高速畅通、技术先进的智慧城区。引进一批云计算、物联网高端网络通信等优强企业。提升大数据服务能力,在电子政务、城市管理、市场监管、交通物流、工业生产等重点领域开展云服务发展行动,建设一批“云上袁州”工程。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支持莱茵电梯“智慧工厂”、港丝利服饰“数字化车间”建设,鼓励济民可信、江特电机等骨干企业优化供应管理体系,实现产品流通信息化。大力推进综合物流和网络信息服务,加快电商产业发展,力争电商交易额突破120亿元。

发展现代金融创新发展投融资。加快推进国投集团转型升级,构建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推进已划转国有资产经营完全进入市场,不断增强投融资能力和发展动力,力争年内实现总资产150亿元、净资产50亿元。推进设立财政性融资担保机构、资产管理公司、投资管理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加快袁州新城金融大厦建设步伐,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在我区设立分支,力争新增金融机构5家。探索推进普惠金融服务发展,重点解决小微企业、三农微型企业和农村家庭经营户、个体工商户等群体的资金难题。推广运用PPP模式(16)科学合理规划包装我区PPP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及公共孵化园、乡镇污水管网、城乡垃圾一体化等一批PPP项目,力求实现资金自平衡,有效缓解财政支出压力。

加强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成产学研合作项目30个。鼓励企业加强自主研发,力争新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省级及以上研发平台3家、科研院所成果转化率突破40%、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突破2%。引导生物医药、锂电新能源、油茶等优势产业企业加强科技重大专项攻关,力争获批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市级3项。全面实施专利战略,力争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突破1500件、800件。

(二)坚持项目导向,加快实施工业强区战略

项目建设,尤其是重大工业项目建设是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强区之基、兴区之要,要始终摆在头等重要位置。

推进招商升级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招商、资本招商、以商招商、人才招商等,深入挖掘招商引资资源。紧紧围绕生物医药、锂电新能源、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广泛搜集产业链上央企、国企、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等产业布局信息,着重引进一批延链、补链、强链的重大项目。倡导“走出去”,策划筹办袁商大会、医药产业论坛、锂电产业论坛等专题活动,力争新引进各类项目140个,其中工业项目100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70个、10亿元以上项目15个。

推进保障升级强化服务保障。组建招商项目评估委员会,统筹做好项目准入质量把关和服务工作。继续实施项目帮扶机制,为企业排忧解难,促进项目提速建设,力争工业园区新开工项目50个、竣工投产50个。持续深入推进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积极为企业争取政策性扶持资金,定期举办银企对接会,多渠道解决融资难问题。开展政务服务“一次办好”行动,做到办结时限较法定时限缩减三分之二。全面优化涉企招工服务,多渠道宣传企业招工信息,搭建袁州企业人才网络平台,有效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加快实施“双随机、一公开”(17)制度,着力推进行政监管科学化、规范化。强化用电保障。启动医药园区110KV变电站建设,满足园区经济发展用电需求。强化用地保障。确保报批建设用地3000亩、土地开发3500亩、消化处置批而未用土地4000亩。强化土地开发利用,力争出让土地4000亩以上。强化发展环境整治。加大对阻工扰工、强揽工程、聚众滋事等行为的打击力度,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推进平台升级加强园区品牌建设,力争获批江西宜春高新技术产业园、国家级医药产业园,确保工业园区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80亿元、税收16亿元,分别增长27.8%、23%。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园区建成标准厂房40万平方米、平整土地4000亩。启动医药园区六年制小学、机电产业基地5公里主干道路建设,开通城乡公交6趟,丰富园区周边生活服务业态。加大园区闲置土地清理力度,集约利用园区用地,原则上停止为占地100亩以下项目供地,鼓励小微企业进入孵化园租赁标准厂房。

(三)坚持品质提升,加快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改善城乡环境面貌,增强袁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性。

开展“城市双修”(18)加强城市修补。持续推进中心城区城市功能三年提升行动,确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建设任务。加快限价商品房建设,逐步稳定房源、房价。大力推进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拆除老旧危房360万平方米,惠及群众3.1万户,并以此为契机,结合“三中心一基地”建设,科学规划并启动建设一批社区服务平台。大力开展“厕所革命”,实现高标准旅游厕所全区景点全覆盖。配合开展中心城区“多规合一”(19)试点,科学规划建设袁州新城主、次干道,加快建设云谷路地下综合管廊。改革区、乡规划管理体制,压实乡镇主体责任,全面完成25户以上自然村庄规划编制。启动7条国省道、2条专项公路建设工作,升级改造县道30公里、乡道30公里、村道50公里,改造危桥16座,建设50公里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协调推进宜万同城快速通道等旅游公路建设。开展农村公路养护“文明示范路”创建活动,实现“一镇一示范”,积极创建全省“四好农村路”(20)示范县(区)。加强生态修复。继续实施封山育林,完成绿化造林3.6万亩,确保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06%、湿地保有量控制在6.47万亩以上。落实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要求,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严格实行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

狠抓环境整治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全面推进“三治理两建设”(21)加强乡镇村镇规划所和城管中队建设,不断提升城乡规划监管水平。加强农民建房监管,严禁“超高超大”建设,确保农村建设规范有序、农村建房体量风貌管控有效、农村建房质量安全监管有力。严格落实“三级联动”巡查监控责任,全面完成城市建成区违法建设治理任务,坚决防止出现新增违法建设用地。大力推进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工作,建立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置的良性运行机制。积极开展净水、净空、净土专项行动,抓好污染源普查,建立健全重点污染源档案。纵深推进“河长制”(22)工作,完成中小河流治理天台防洪工程,五河治理渥江、彬江城防工程等一批水利项目建设,以南庙河、新坊河综合治理为重点,对全区所有涉水排放企业实行24小时在线监控,推进10个乡镇集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运营,深入实施“清河行动”专项整治,确保河湖水质全面达标。深入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全面完成可养区、限养区规模养猪场标准化改造,依法关停排放不达标的养猪场。提升环境监管能力,建成区环境监测站。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推进城市扬尘和烟尘整治,实现涉气企业在线监测,加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推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争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规范危险废弃物处置,严防土壤污染。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产业兴旺。完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划,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打造“一区多园”、特色鲜明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支持星火农林、东升有机等骨干企业申报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力争年内获批。积极引导园区内发展后劲不足企业退出,力争园区扩征土地1000亩,做大农业发展平台。新造中药材种植基地3万亩、高产油茶基地2万亩、富硒农产品基地2万亩、花卉苗木基地8000亩,建成高标准农田4.2万亩、启动新建2万亩,确保高标准农田产业结构调整率达到50%以上。鼓励开发高附加值富硒农产品,进一步做强特色农业。力争全区粮食总产量稳定在9.5亿斤以上,农业总产值达60亿元。促进农村和谐宜居。投资3亿元,打造562个新农村建设点,创建宜慈公路美丽风景示范带和1个美丽示范镇、5个美丽示范村庄、1000户美丽示范农户庭院。促进农民生活富裕。力争通过“财政惠农信贷通”新增贷款2亿元,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积极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50家、家庭农场40家、社会化服务组织20个,力争水稻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80%。努力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消灭空壳村51个,新增收入5万元以上村62个。拓宽农民创业渠道,实施“田园创业计划”,推动农业信息化进村试点,搭建“农村大学生创业联盟”平台不断提升农民致富能力。

(四)坚持民生为先,加快创造美好生活

着眼满足民生需求,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办好“十件民生实事”,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全力脱贫攻坚。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深入实施产业扶贫全覆盖、健康扶贫再提升、教育扶贫再对接、贫困地区村庄整治再推进等重点工程,不断提升脱贫攻坚质量和水平。聚焦深度贫困、均衡发展、精准施策和脱贫标准,找差距、强措施、补短板。层层压实脱贫攻坚责任,完善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确保脱贫5831人、退出6个省级贫困村,实现贫困村全面退出。

发展社会事业。全力抓好宜春教体新区、四方井水库等重大项目的征地拆迁和协调服务工作。加快文体教育卫生事业发展。全面建成文笔峰、金桥、黄颇等4所小学和下浦幼儿园,改扩建宜春二中、源仙台学校、新康府学校等10所学校。加快建设宜春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尽快达到省级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改扩建一批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一批特色民俗村,力争普庵咒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建设一批体育训练基地,打造一批特色赛事品牌,吸引赣西足球联赛、篮球联赛等赣西区域体育赛事落户,继续创建全国武术之乡。全面开展国家健康城市试点,加快推进袁州新城综合医院、“袁州区影像中心”建设,积极培养和引进康复医学、老年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等学科人才,努力提升健康养生服务水平,实现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城乡社区全覆盖。加快婚姻登记中心搬迁,力争升级为国家5A级婚姻登记机关。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新建6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推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托。

强化社会保障。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实现城镇就业4100人以上、转移农村劳动力13500人以上。不断扩大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覆盖面,实现全民参保。推进12345政府服务热线平台建设,更好地关注民生、倾听民意。加强社会救助保障,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推进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推行“绿色殡葬”(23)惠民政策,提升优抚安置水平。加强应急能力建设,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综合监测预警能力和防灾减灾救灾综合能力,创成立家及省级“综合减灾示范区”。

维护社会稳定。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建成全区高危行业监管平台,加大高危行业企业关闭退出力度,力争关停煤矿3对,退出产能12万吨/年以上。出台烟花爆竹企业退出引导政策,有序退出10家以上。持续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和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行动,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有效防范和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深化信访制度改革,深度拓展网上信访,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努力创建全省信访“三无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积极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加大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中心城区新建消火栓300个。创新社会治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严厉打击非法集资、传销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维护地方金融稳定。巩固“技术开锁及入室盗窃专项整治”成果,确保全国传统盗抢骗犯罪重点地区成功摘帽,建设和谐平安袁州。

(五)坚持自我革新,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期望。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入推进“四个政府”(24)建设,不断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深化政府领域改革有效探索政府机构改革新路径,加快职能转变,积极策应市、区体制机制调整。深化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扁平化管理,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深入实施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加快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平台建设。推进区乡财税体制改革,持续为基层减负、让利。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简化办事流程,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不断提高行政效能。积极推进农村“一户一宅”改革、“房地一体”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工作,全面完成不动产登记信息数据化处理。加快建立产权抵押担保和风险补偿机制。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25)试点改革,促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确保耕地、林地流转率分别达48%、23%。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促进供销合作社各项事业稳定发展。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现事业单位公务交通保障高效、成本节约和管理规范。

深化依法行政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和决定,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意见建议,支持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开展工作,认真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推进依法行政,加强乡镇法治政府建设。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认真履行行政复议、应诉职责,提升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全民法治意识。全面实行政务公开,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

深化廉政建设。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落实“一岗双责”。规范完善政府债务管理、政府采购制度建设,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资金使用监管,提高使用绩效。从严控制“三公”(26)费支出,建设节约型机关。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严厉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新时代赋予我们新重任,靠实干才能铸就新辉煌。历史和现实的经验证明,我们有拼劲就能成大事,有决心就能破难事,有坚持就能干实事。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市党委、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团结拼搏,励精图治,奋发有为,负重赶超,为全力建设富裕文明秀美新袁州作出新的贡献


附件


袁州区2018年十件民生实事安排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概况

投资额
(万元)

开工

时间

完工

时间

年度目标

责任单位

1

脱贫攻坚

全面推进产业、健康、教育、危房改造、贫困村村庄整治等十大扶贫工程,确保完成2018年脱贫目标任务。

20000

2018.1

2018.12

实现脱贫5831名贫困人口,退出6个省级贫困村。

扶贫和移民办

 

2

棚户区

改造项目

2018年棚户区改造项目共分为13个项目区,征收拆迁占地面积约4320.23亩,征收拆迁建筑面积约360.1万平方米,涉及居民住宅31039户。

1930000

2018.1

2018.12

全面完成协议签订工作。

中心城管委会

3

秀美乡村建设项目

建设562个新农村建设点。创建宜慈公路美丽示范风景带,创建1个美丽示范乡镇、5个美丽示范村庄、1000户美丽示范农户庭院。

30000

2018.1

2018.12

全面建成。

新村办

4

学校建设项目

建成文笔峰小学、金桥小学、黄颇小学、医药工业园(春雨)小学和下浦幼儿园,改扩建宜春二中、源仙台学校、明珠学校、新康府学校、凤凰小学等5所城区学校以及三阳、渥江、辽市、南庙、新坊5所乡镇中心小学。

32395

2018.1

2018.12

全部竣工。

教育局

5

医疗卫生建设项目

新建袁州新城综合医院。

120000

2018.10

2020.6

年内开工建设

卫计委

6

养老服务项目

新建6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推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改扩建楠木农村敬老院。

1420

2018.1

2018.12

交付使用。

民政局

7

交通基础设施项目

开工建设S223万载后槎-金瑞段、S531模沙-竹亭段、S531竹亭-罗布段等3条省道和湖田-洪塘段、白马-团结水库段、葛布头-中村段等3条旅游公路,升级改造县道30公里、乡道30公里、村道50公里,改造危桥16座,建设50公里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

117000

2018.1

2019.12

实现3条省道和3条旅游公路全面开工,建成除省道、旅游公路和县道外的所有交通项目。

交通局

8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建设高标准农田4.2万亩,新开工2万亩。

18600

2017.11

2019.3

3月底全面建成4.2万亩。11月开工2万亩,20193月建成。

农业局

9

农贸市场建设改造项目

启动农贸市场建设改造计划,其中,新建3个,拆除重建3个,改造9个,提升1个,拆除1个,关停7个。

12550

2018.1

2019.12

201812月底前,新建袁州新城农贸市场,提升长青农贸市场,拆除箭道农贸市场,关停9个不具备改造条件的农贸市场;

20187月底前启动珠泉、渥江2个农贸市场新建项目,拆除重建湖田、张家2个农贸市场,改造宜春商城、海纳西门等9个农贸市场。

中心城管委,袁州新城管委会,商务局,相关乡镇、街道

10

袁州新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云谷路市政工程项目包括道路工程、桥梁及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一期道路长约2.83公里(含桥梁2座),地下综合管廊长2.77公里。

38000

2018.1

2020.12

1月份正式开工,年底前完成形象进度80%

袁州新城管委会

新城南庙河口游园、东湖公园环境提升等绿化亮化项目

5000

2018.4

2019.6

4月份正式开工,年底完成70%


 

名词注释

 

1.“房票”:指房屋兑换凭证,根据征拆协议发放给征迁群众。该票一式三联,分7种面额,标有平方米数、地段类型、每平方米单价、兑付截止日期等主要信息,背面印有二维码,可识别持有人信息。

2.“八个一”农村教学点教师“八个一”关爱工程,即为教学点教师安排“一间住房、一台电视机、一餐热饭、一个热水澡、一台电脑、一部电动车,一次培训,一次表彰”。

3.“财园信贷通”:指将财政专项资金集中使用作为贷款风险补偿金,通过杠杆放大,支持银行对中小微企业发放免抵押、免担保贷款。

4.“财政惠农信贷通指由财政提供贷款风险补偿金,合作银行按照不低于财政风险补偿金的8倍,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一年期内无抵押无担保的一种惠农贷款。

5平改坡:建筑结构许可条件下,将多层住宅平屋面改建成坡屋顶。

6.“四尘三烟二气”:指工地扬尘、道路扬尘、运输扬尘、堆场扬尘,餐饮油烟、烧烤油烟、垃圾焚烧浓烟,工业废气、燃煤烟气。

7清河行动:指针对辖区内江河湖库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8.1+7+N”:1指一个综合性投资集团母公司,即国投集团;7母公司下设的子公司,即工业园开发公司、新城建设公司、农业园企公司、机电产业基地开发公司、交通局通远公司等;N指各市场化运作的分公司。

9.“僵尸企业”:指已停产、半停产、连年亏损、资不抵债,主要靠政府补贴和银行续贷维持经营的企业。

10.“五证合一”:指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五证合一。

11.“一照一码”:指简化企业登记注册的手续,由原来五个证变成一个营业执照和一个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两项补贴”:指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13.“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不断提高政府效能。

14.“三中心一基地”:指赣西地区文体教育中心、休闲旅游度假商贸中心、医疗健康养生中心,以及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医药器械等先进制造业基地。

15.“一谷一城一港”:指中国知名中药谷、华东医疗器械城、江西医药物流港。

16PPP模式:指公私合作模式,是公共基础设施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

17.“双随机、一公开”:指检查对象、执法检查人员随机抽取产生,检查情况和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18.“城市双修”:指生态修复、城市修补。

19.“多规合一”:指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个规划融合到一个区域上,实现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解决现有各类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等问题。

20.“四好农村路”:指建设好、管理好、养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

21.“三治理两建设”:指环境污染治理、违法建设治理、市容村貌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22.“河长制”:指为保证河流在较长时期内保持河清水洁、岸绿鱼游的良好生态环境,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辖区内河流污染治理的制度。

23.“绿色殡葬”:指充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先进设施设备和先进管理理念,以促进殡葬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和提高殡葬综合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以倡导殡葬标准化为手段,推动人类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殡葬模式。

24.“四个政府”:指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实干型政府、创新型政府、法治型政府、廉洁型政府”建设。

25.“三权分置”:指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促使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

26.“三公”经费:指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这三项经费。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