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决策公开>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访问量:

关联稿件: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砥砺前行,开拓奋进,较好地完成了区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36.2亿元,增长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9.2亿元,增长10.7%;财政总收入40亿元,增长10.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4亿元,增长15.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1%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8801元和16052元,增长8.1%9.4%

——这一年,我们攻克了不少难事。完成中心城区棚改签约15296套、约152拆除房屋约90,棚改工作连续三年获国家住建部好评。全域启动宅基地管理改革试点,拆除“三房”13454宗,面积达107.8。累计投入超3000万元,完成矿山生态恢复治理2000亩,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这一年,我们办成了一批大事成功承办宜春国际硒养大会、全省棚改工作现场推进会。新增标准厂房89.46,为历年最多。创新街道社区“扁平化”管理机制,在全省率先将政务审批网上办理延伸到社区,先后被新华社、人民日报等高层媒体正面报道。高标准推进赣湘边区域合作宜春产业园规划建设,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肯定。投资1亿元的亭罗和金株道路主体工程全面开工。

——这一年,我们收获了很多喜事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省级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县,全省高质量发展教育考核排名跃升至第17位,全省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积极贡献集体。国扶信息系统建档立卡贫困户数据质量综合排名1次全国第一、3次全省第一。全市唯一入选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第二批试点县。连续三年获得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巡查测评第一名。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2家,总数突破200家。新增3人荣登中国好人榜。袁州工业园区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成功获批省级重点工业产业集群。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聚焦三大攻坚战,发展基础更加夯实。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新增向上争取债券转贷额度10.8亿元,支持重点民生项目建设。政府债务清理甄别力度加大,清理存量债务10.5亿元,腾出政府债务限额空间8.5亿元。加快城区棚改腾空土地出让进度,有效化解棚改转贷债务26.5亿元。区国投集团1+6+N市场化改革加快,通过市场化融资、发行企业债券等途径筹措资金18.5亿元。实现了政府债务风险等级下降。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投入资金3.84亿元,有序开展脱贫攻坚三大攻势,全面落实中央专项巡视、国家和省成效考核等问题整改,脱贫16865214人,贫困发生率由0.74%降至0.15%,21个已退出省市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巩固。全面推进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精准认定对象12782027人,有效保障了其基本生活、医疗服务、义务教育等。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全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9.9%PM2.539.6μg/m降为36μg/m。完善水和空气质量监测网络,9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和30个空气自动监测站点实现联网试运行。稳步推进“河(湖)长制”,抓好雷河劣V类水整治等工作,完成全区39家重点涉水企业污水、雨水管网明管化改造,辖区内所有水质监测断面达标率100%。全面启动“林长制”,加大造林管林力度,营造林7.1万亩。强化建设用地、危险废物、农用地污染防治,全区未发生一起重大污染土壤环境事件。

(二)聚焦供给侧改革,产业优势更加凸显。工业经济持续发力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74.4亿元,增长20.5%工业用电量7.12亿千瓦时,增长21.7%生物医药、锂电新能源、智能装备制造三大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实现350亿元、36.9亿元、70亿元,增长24.5%19.7%15%。持续开展“满园扩园”行动,盘活“僵尸”企业16家,清理土地569.3亩。机电产业基地建园以来主营业务收入首破百亿大关。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粮食总产达48.5万吨。全力防控非洲猪瘟,生猪产业发展总体平稳,出栏78.9万头,存栏33.8万头。农业规模化进程加快,新建高标准农田2万亩、中药材3.1万亩、富硒农产品基地6.5万亩、脐橙基地1万亩、高产油茶基地1.7万亩。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壮大,全面消除空壳村,新增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123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新增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15家。袁州现代农业示范园顺利通过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验收。洪塘农业园获批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现代服务业繁荣活跃。新增第三产业规上企业51家。旅游:成功创建2家省AAA级乡村旅游点,全区接待游客122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13.6亿元,分别增长18%18.9%。金融:全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054.75亿元,增长15.2%,贷款余额843亿元,增长21%,排名均列全市第一。商贸:稳步推进中心城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新建了3个、改造完成5个。服务新业态:新增数字经济规上企业5家,累计24家,营业收入突破10亿元;袁州电商基地入驻企业64家,电子商务交易额103.8亿元,增长2.5%;新建12个电商扶贫站点、20个电商服务站点,销售贫困户农产品突破180万元。

(三)聚焦改革创新,发展动力更加强劲。招商引资成果喜人。全区外出考察项目384批次,接待客商160批次,新签约项目132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1个、10亿元以上项目7个,跃鹰科技、湖东科技等42个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利用外资9030万美元、外贸出口3.08亿美元,分别增长32.4%11.1%。成功举办全市第二次集中开(竣)工仪式,全年新开工重大项目66个、竣工56个。重点领域改革蹄疾步稳。区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乡镇街道机构改革全面推进。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行“集中审批”,区本级306项行政审批事项可现场集中办理,集中率85%;梳理“一次不跑、一次办好”事项370项,网上可办率87%;认真实施省区市降本增效政策,累计为企业减负6.4亿元。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个乡镇、4个村获全省优秀林权管理服务平台;土地流转步伐加快,新增耕地流转1.9万亩、林地流转0.7万亩,流转率分别达51%25%。科技创新成效明显。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省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5家,省级院士工作站1家,获批省级研发平台3个、市级研发平台4个、市级自主研发项目30个、产学研合作项目17个,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1.13亿元。

(四)聚焦城乡统筹,人居环境更加优化。城市品质提档升级。基本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融合,完成4个乡镇总体规划修编。推进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开工建设云谷路综合管廊、老城区棚户区改造等区属55个项目,完成宜渥大道、宜春北路等2条精品街区和八小东边巷、岩前路等25条标准街区提升改造。持续推进“创文护卫”。狠抓环境卫生、烟花爆竹禁燃禁放、“两违”清理等工作。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域覆盖中心城区建成区90%;拆除违章建筑630余起,修复路面5.6万余㎡,市容市貌焕然一新。开展文明社区、最美袁州人等系列创评活动,市民素质大幅提升。秀美乡村焕发新颜。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成秀美乡村584个、示范带1条,完成69个贫困村村庄整治。改水2.1万户、改沟120千米,铺设村庄道路534公里。全力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无害化改厕11万余户,改厕率72.3%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实施县道升级改造项目434.5公里,拓宽乡村路190公里,基本实现组组通水泥路。实施道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50公里,改造危桥112座。完成天台防洪工程和慈化、辽市防洪主体工程,以及112处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飞剑潭、上石等9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加速推进。

(五)聚焦民生保障,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各项民生支出63.4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79.4%。全区城乡医保参保96.8万人,养老保险参保54.5万人。城镇新增就业8696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275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4%深入开展城乡低保专项治理,调整取消低保对象946214511人,新增16002268人。新建、改建敬老院30所,建成“党建+乐龄中心”124个,养老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新建马王塘粮库1座。推进殡葬改革,建成公益性墓地182个、骨灰堂1个,群众遗体火化观念基本形成。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提升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完成竹亭、新田等卫生院新改扩建,慈化中心卫生院在优质服务基层行中获国家卫健委通报表扬。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启动实验小学、九小、四中等8所学校新改建,完成三阳小学、新坊小学等16所学校教学楼和运动场建设。扩大学前教育公办普惠资源覆盖面,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增长13%,达41.2%。高质量搭建了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完成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35个实践所、342个实践站改扩建,实现区乡村三级覆盖。全区新建基层文化站46个,实现全覆盖。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关停煤矿9对、退出产能46万吨/年以上,退出烟花爆竹企业22家,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深化信访工作制度改革,全力解决信访突出问题。依法治区和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效,打掉涉黑组织1个、涉恶犯罪集2个,公众安全感指数达97.2%,被列为“重点培育市”示范点。

一年来,区政府班子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累计查摆问题15个,整改14个,整改率93.3%。深入推进“五型”政府建设,着力转作风、提效能。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管,审核规范性文件及重大议题104件,提出法律建议20余条。依法受理行政复议案18件,办结14件。自觉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按时办结人大代表建议88件、政协提案117件,办结率100%。认真履行“一岗双责”,着力推进审计全覆盖。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四风”。此外,消防、史志、统计、外事侨务、工会、机关事务管理、民族宗教、气象和残疾人权益保障等各项事业都迈出了新的步伐。

各位代表,以上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深切关怀和市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是区委正确领导和区人大、政协鼎力帮助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狠抓落实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及关心袁州发展的区外友人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上下万众一心、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区仍然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主要是:工业经济总量仍然偏小,产业集群发展仍然偏弱,重大项目和骨干企业仍然不多;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乡镇经济薄弱;发展环境、生态环保、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等工作还存在短板,特别是应对突发事件的体制机制仍需健全;部分政府工作人员工作作风仍需改进,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0年工作任务

2020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更是同步小康的决胜之年。当前,我们既面临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实体经济发展困难、风险矛盾叠加,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冲击等方面的巨大挑战,也面临我省获批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等中央及省市政策利好、自身生态和区位优势提升等方面的良好机遇,只要我们保持定力、增强信心、抢抓机遇,就一定能够实现既定目标。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省委、市委和区委全会精神,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领跑袁上万,追赶丰樟高”总目标,深入实施“工业强区、产业兴区”主战略,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奋力迈出建设富裕文明秀美新袁州的坚实步伐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财政总收入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6.5%;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5%9%;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节能减排完成省市下达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保持发展定力,力推产业建设再升级

1.着力壮大工业经济始终把工业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开展“工业提质年”活动,确保做大总量与提升质量相结合、加快发展与转型升级相结合,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力争生物医药、锂电新能源、智能装备制造三大产业集群营业收入分别突破400亿元、42亿元、80亿元,分别增长14.3%14%14.2%。树立行业抓龙头的理念,全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以跃鹰科技、航宇新材等企业为重点,落实企业帮扶机制,力争实现营业收入超10亿元和70亿元的企业分别达2家和1家以上。抓好企业梯队培育,推动红狮水泥、京能热电等一批项目投产入规,确保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0家以上,实现规上工业营业收入200.9亿元、利润17.3亿元,分别增长19.6%28.5%

2.努力提升现代服务业力争新增第三产业规上企业34家。加快发展智慧经济,推进袁州科创基地筹建工作。大力实施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深入推进文旅融合,抓好民宿旅游项目建设与经营,打造环中心城精品旅游点,提升袁州旅游知名度。持续推进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力争2家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2家企业向省证监局辅导备案,3家企业在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提升商贸物流产业,启动新建1个以上高标准农贸市场,加快推进金桥物流园建设。积极培育电子商务产业,加速推进彬江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建设。

3.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做优农业主导产业,做强农业基础,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全力抓好早稻生产,稳定粮食生产面积,提升单产,巩固粮食主产区地位。加快恢复生猪生产,确保生猪出栏50.8万头。大力推广适度规模经营,新建3.4万亩高标准农田,新造高产油茶基地2万亩。做大做强富硒系列农产品,新增富硒农产品基地8万亩。打响“宜春大米”富硒品牌,力争订单面积达40万亩。大力发展富硒脐橙,力争新增基地1万亩。做大中药材种植规模,新增基地3万亩,力争建成2个以上千亩中药材种植基地。积极培育农业新动能,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0家、家庭农场10家、社会化服务组织15家。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启动大冲、金菊等一批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加强农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园区产业升级,打造三产深度融合示范基地。

(二)坚持项目为王,力推发展动能再提升

1.突出项目建设重点围绕生物医药、锂电新能源、智能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加强与国内外500强和“国字号”、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的招引力度,着力在延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激发商会活力,拓宽信息渠道。深入实施袁商招商、以商招商,策划筹办好“三请三回”“袁商返乡”系列活动。创新招商方式,积极推进“互联网+传统招商模式”的深度融合。力争新引进各类项目100个,其中工业项目80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60个、10亿元以上项目6个、20亿元以上项目2个。完善重点项目绿色通道和招商引资项目跟踪督办机制,优化项目评审,明确时序要求,强化责任落实,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投产,力争全年工业项目新开工50个、竣工50个。加大重大项目前期规划和包装力度,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纲要,积极申报并争取中央、省预算内投资项目,力争获批项目资金2亿元以上。

2.升级平台建设。坚持把园区建设作为工业发展第一平台,着力提升园区吸引力、承载力和竞争力。实施园区提质扩建工程。着手规划建设“医药园中园”,积极谋划医药工业园西扩方案,加快实施机电产业基地北区南扩。启动机电产业基地迎宾大道修建。通过“腾笼换鸟”、二次招商等方式,盘活僵尸企业,激发闲置资源。力争医药工业园和机电产业基地营业收入分别突破600亿元、200亿元,实现税收20亿元、5亿元。高效推进赣湘边区域合作宜春产业园建设,实行“建园、创城”同步规划,抓好产业园和锦源新区统筹融合。推进园区标准厂房建设。采取园区自建、企业修建、合资联建等方式,力争园区新建标准厂房60。突出保障重点项目用地,确保全区新增报批建设用地1300亩、土地开发1000亩、消化处置批而未用土地1700亩。成立财投公司,归集整合区本级国有金融资本资产,实行市场化运作。着手成立信用担保公司,进一步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

3.优化营商环境。研究出台优化营商环境“1+n+1”系列政策。深入推进“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不折不扣落实省区市减负政策,力争为企业减负6亿元以上。深化“放管服”及“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上线“赣服通”2.0版,全面推行错时延时预约服务,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便捷。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30条措施,重点在市场准入、经营运行、招投标等方面,精准发力,冲破“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等不良现象,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努力打造“四最”营商环境。

4.推进创新驱动深入开展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攻坚行动,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确保全社会研发投入GDP比重1.9%以上。深入实施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力争新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以上、市级以上研发平台4家以上、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突破2000件、1600件。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做深做细高层次人才服务,打好招才引智“组合拳”。

(三)统筹城乡建管,力推袁州颜值再提高

1.全力提升城市品质。主动配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按照功能完善与品质提升并重的思路,扎实推进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着力补齐城市功能短板。加强与空间规划编制衔接,配合市级完成全区空间规划编制。加快云谷路综合管廊、嘉豪花苑等46个已开工项目建设,全面启动市第二小学、幸福花苑二期等26个项目建设。实施棚改征迁扫尾攻坚行动,大力推进袁州古城、限价房、城市道路等49个重点项目建设,完成全区80%背街小巷和40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推进园林管护精细化,改造提升中心城区57座公厕、4个公园、6个广场健身器材及景观灯等城市配套设施。

2.着力优化城乡人居环境。强化乡镇所在地、城郊结合部、城中村、农贸市场环境综合整治,开展城市建筑屋顶脏乱差、城镇防盗窗、城乡线乱拉整治等专项行动。深化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旅游公路等通道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和精细提升工作。稳步推进垃圾分类中心城区全覆盖。新建784个秀美乡村建设点。继续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新建农村公厕101座,力争农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0%。有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建12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全力推进交通建设,力争完成县道升级改造21.6公里,拓宽改造村道窄路70公里,改造危桥10座,创建美丽生态文明农村示范路20公里,推进道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00公里。

3.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大力实施病媒生物防治专项行动,持续加强疾病预防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健康知识普及,切实提高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引导公众养成“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多消毒、喝开水、吃熟食、不食野生动物”等健康生活方式,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疾病。

(四)突出绿色发展,力推生态治理再发力

1.落实河长制,做好水文章。结合实施水质提升行动,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深入开展清河清湖行动,抓好雷河-三阳河整治、重点涉水企业污染防治、入河排污口整治和农村污水治理,大幅改善雷河水质,彻底消灭劣V类水,有效保障袁河水质稳中有升。全面推进小二型以上水库水质检测及袁南灌区、山坑灌区灌溉用水水质检测工作,坚决防止水库退养反弹。全力推进雨污分流管网建设,确保实现乡镇污水处理厂全覆盖。加快13个“千吨万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规范化整治,完成29个千吨以下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定及整治,确保群众喝上干净放心水。

2.推行林长制,打造绿名片。加快造林绿化步伐,完成营造林5.11万亩,确保区属森林覆盖率63.01%以上。加快完善“一长两员”管理架构体系,全力推进专职护林员队伍整合组建、森林资源网格化区划等工作。着力搭建“林长制”智慧平台,逐步实现林长制信息化、智能化。探索现代化矿山治理模式,规范矿山开采秩序,力争矿山复绿200亩。开展危险废物处置专项行动,完善尾矿库污染防治。加大耕地污染治理力度,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78430亩,严格管控2227亩,确保完成省市下达任务。

3.打赢蓝天保卫战,捍卫天空蓝。紧盯“尘、气、烟、车”等突出大气问题整治,抓好工地扬尘、道路扬尘治理,扎实推进工地湿法作业和道路清扫“六步”作业法。管好燃煤、燃生物质企业污染防治设施运行,强化打击“散乱污”企业,持续狠抓餐饮油烟、禁燃禁放和秸秆禁烧,加大运输车辆、黑烟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的管控力度,确保中心城区PM2.5年浓度均值控制在35μg/m以下,空气优良率达到93.2%

(五)聚力共治共享,力推群众福祉再增强

1.决胜脱贫攻坚。深入推进精准帮扶十大行动,全面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任务,配合做好贫困户普查评估。全面巩固脱贫成效,加大贫困边缘户和易返贫户监测力度,深入实施贫困村巩固提升工程,确保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已退出贫困村、已脱贫群众稳定脱贫。巩固提升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帮扶成果,全面实现脱贫解困目标。

2.落实民生保障。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民生工程指标。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以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群体为重点,力争实现城镇就业0.87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28万人以上。加快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各项制度落实,坚决打赢根治欠薪攻坚战。不断扩大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覆盖面,实现全民参保。全面落实退役军人各项优抚安置政策。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持续推进城乡低保专项治理,规范临时救助、特困供养等工作,提升社会救助水平。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扩面增效,配合市里做好全国养老服务示范城市试点工作,开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点建设,完成区福利院二期“公建民营”试运营。开展敬老院服务质量整改提升行动,探索敬老院社会化服务,提升“农村党建+乐龄中心”服务水平,解决农村留守、空巢老人就餐难问题。启动三阳粮库扩建,完善粮食产后服务体系。深化殡葬改革,稳控遗体火化率,推动移风易俗,基本实现殡葬事业“八化”目标。

3.繁荣社会事业。继续推进全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试点,进一步扩大学前教育公益普惠覆盖面,加快街道公办中心园建设,力争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50%。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新建袁州小学、崇文小学,优化新城学校网点布局。统筹推进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发展,适时扩建宜春市特教学校、启动公办中等职业院校建设。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暴露出的问题,加强疫情防控“补短板”项目的谋划争取,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和重大疫情防控体系。加快推进市二医院新院建设。积极培养和引进中西医结合医学、康复医学、老年医学等学科人才,实现中医药健康服务城乡社区全覆盖。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图书馆、文化馆建设,抓好线上线下全民阅读推广服务,打造书香袁州。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力争宜春曲牌《普庵咒》国家级非遗项目申报成功。

4.确保社会稳定。加强信访积案和群体信访化解,持续推进全省信访系统“人民满意窗口”建设,不断提升信访工作专业化、法治化、信息化水平。加强十大重点行业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整治,提升行业综合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快中心城区雪亮工程建设,全面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坚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科技兴安,持续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力争关停煤矿1对、退出产能4万吨/年以上,退出烟花爆竹企业50家以上。全面深化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交通运输、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整治。

各位代表,我们按照“群众提、委员议、代表定、政府办”的要求,梳理了群众关切的12项民生实事,提交各位代表审议票决,确定今年重点实施的10项民生实事,我们将细化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实行一月一调度,一季一通报,坚决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

(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力推“五型”政府建设再出发

各位代表,新的征程担负新的使命!做好2020年工作,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至关重要,我们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于政府建设始终,全力推进“五型”政府建设,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1.始终坚持忠诚担当。旗帜鲜明讲政治,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政府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勇于担当善作为,让抓落实成为我们的鲜明特质,发扬“不畏艰险积极进取、破解难题开拓创新”的斗争精神,按照“政府就是抓落实、提高执行力”的工作标准,不断增强抓落实能力,确保中央省市党委、政府和区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在袁州落地生效。

2.始终坚持依法行政。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积极创建全省法治政府示范区,持续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的能力和水平。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区政协的民主监督,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常态化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3.始终坚持高效廉洁强化效能监察,严格行政问责,着力解决“怕、慢、假、庸、散”等作风顽疾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推动政府领导及部门到一线发现问题、解决矛盾、推进工作。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切实防止“四风”变异反弹。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严厉惩处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使命呼唤担当,奋斗成就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省市党委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同心同德,锐意进取,为加快建设富裕文明秀美新袁州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解读文件:袁州区2020年最新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关闭本页